吕媄娘大方接过金锞子,行礼谢过三人。她仍旧用心记下曹氏和李氏两人身份样貌。
杜老夫人询问吕媄娘今年几岁了,读过书没有,平时都做些什么。
吕媄娘边思考边回答,语速自然而然就慢了下来。她道,“我今年十岁,认得些个字,只读过几本启蒙的书。平时,主要跟着娘学习女红,家务事等。”
杜老夫人微笑颔首,道,“是个机灵孩子。”
曹氏和她的儿媳妇李氏在一旁笑着附和杜老夫人。
李氏道,“这孩子比我们家芷蕊还小呢。这言谈行止,倒比芷蕊更显稳当。”
崔氏道,“这可真是蒙二侄儿媳妇夸奖。媄娘就盼着多些个姊妹们在一起,她只有一个哥哥。”
吕媄娘听祖母这话,就是一怔。是她老人家口误吗?这节骨眼儿上,她什么也不能说,什么也不能问。
崔氏旋即叫儿媳妇林氏,拿出早已备好的见面礼:一个刺绣抹额,是送给杜老夫人的;另一个刺绣而成的山水画屏小摆件,是送给杜老夫人儿媳曹氏的。
除此以外,林氏还做了两个香球,是送给杜老夫人两个孙媳妇的。
杜老夫人接过刺绣抹额,立时教人帮她戴在额头上,试试大小。一试之下,正合适。曹氏在一旁夸赞道,“妹妹真是手巧,这绣功可真是非同一般。”
崔氏笑道,“我这双眼睛,现在可绣不得东西了。这刺绣抹额连同那块山水画屏,还有香球,皆是出自我儿媳林氏之手。”
林氏在几天内,匆匆赶制出抹额、画屏,还有数个香球,香囊,几乎连天连宿,手不离针。此刻得到赞扬,她倒是觉得辛苦也值得了。
杜老夫人一听女儿崔玉提她的眼睛不好,就感慨道,“玉儿,当年我真不该让你嫁给吕河伯,都是我看走眼了,让你跟着他,吃苦受累一生。
你生活拮据清苦,又和娘家断了往来。难道,你是在怪我错配了你的姻缘不成?”
崔氏摆首道,“母亲哪里话。女儿一生清苦劳碌,这也合该是我的命运使然。我又怎么会怨天怪地,埋怨他人呢。
只是我那夫君,一意孤行,孤注一掷,变卖祖上家业,前来京城,梦想状元及递,荣归乡里。不成想,他做了举人,屡试不中进士。他终日郁郁,患疾而终。
我那夫君为人清高,不肯受人接济,不肯为斗米折腰。我与娘家相隔千里,我哪里有车马费用,路上盘缠。因此,就与娘家断了音信。”
杜老夫人听了,不免伤感。
她叹息一声,怅然道,“我同你哥哥和你小妹,来到京中,期间颇多曲折周张。亦不是三言两语,能同你说个清楚明白。
多亏你哥哥赴京赶考,考中状元,仕途顺遂。我们的日子才越过越好起来。”
这母女俩话说到这儿,就听门外有小丫鬟报“大奶奶到了!”
吕媄娘听过这话,望向门口处。一位身材高挑的中年妇人,身穿绫罗纱衣,头挽坠马髻,戴珠叉,快步走进屋来。妇人身后跟着一众丫鬟仆妇,俱留在门外等候。
石大奶奶内穿雪青色抹胸衣,秋香色两片裙,上身穿一件银白色窄袖短衫,外穿霜色长背心。
她眉宇含威,眼中无情。
吕媄娘见这石大奶奶脸上带笑,却仍旧带给人一种不可接近的冰冷感。
杜老夫人对崔氏道,“玉儿,这就是你大侄儿媳妇石氏,我大孙儿崔松的媳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打工小伙得到一洞天福地, 女主播[绝地求生] 县令大人:小女子要搞钱 老李探案笔记:与凶手重逢 破梦 冲喜后和病弱世子HE了 九零大学生回村搞建设 小青柠 真千金她又拉着假千金去抓鬼咯 抛弃男主后女配飞升成神了 东晋探案录 月下折柳 青云(主攻) 说吧你想开什么金手指 山背后 宛平冬汛 退圈后靠攻略山村霸榜热搜 《四时之景》 我靠玩梗成为最强 魔幻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