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西安事变&rdo;的消息是当天由国民党驻渲关部队的将领樊松前将张学良的电报转发南京政府的。因为当时西安与南京的电讯暂停,只好由渲关转发。当时,蒋逃离住处躲进俪山还未找到,所以,张学良的第一份电报只说蒋介石&ldo;失踪&rdo;。而到孔祥熙嘴上,为了谨慎,只好说&ldo;消息不明了&rdo;。
就在南京政府连夜开会的时候,宋美龄也彻夜未眠。此刻,她正在上海至南京的特别列车上,随行的有孔祥熙、端纳、蔡妈等人。夜像死一般的寂静,他们谁也没有睡意。宋美龄后悔这次没有跟随在丈夫身边,因为她一直是蒋介石与生活打交道中的缓冲力量。每当丈夫对下属粗暴训斥时,只要宋美龄在场,她一定会好言劝止,并对蒋的部下百般安慰。
无疑,蒋介石被软禁,确与他对张学良等部将的粗暴斥骂有关。事到如今,宋美龄追悔莫及,长叹说:&ldo;年来,委员长出巡各省、余必相随,此次独因病未果,深觉怅然。盖余每自信,倘余在西安,局势当不致恶化至此。&rdo;
13日凌晨,宋美龄一行到达南京。她发现南京政府一派混乱,人心惶惶。当她了解到何应钦等人的决定后,非常不满。宋美龄认为:&ldo;中央诸要人,于真相未全明了之前,遂于数小时内决定张学良之处罚,余殊党其措置大骤;而军事方面复于此时,以立即动员军队讨伐西安……余更不能不臆断其为非健全之行动。&rdo;
为了确保蒋介石的安全,为了整个来氏家族及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利益,宋美龄一到南京,就立即与何应钦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应当说,宋美龄临此大事,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她能认识到这次事变&ldo;决非中国既往一般称兵作乱之叛变所可以比拟;而其关于国际与外交者,尤有特殊之形势,倘处置失当,即酿成民国以来空前之战祸。&rdo;因此,她对进攻西安的军事计划和国民党中央轻易作出的惩办张学良、杨虎城的决定给予了坚决的反对,她明确表示:&ldo;军事上或有取此步骤之必要,委员长或亦悬盼此步骤之突现,然余个人实未敢苟同。&rdo;宋美龄为此曾与何应钦当面发生激烈的争执。何应钦声称:&ldo;为维护国民政府威信计,应立即进行讨伐。&rdo;
宋美龄反驳说:&ldo;今日若遇用武力,确将危及委员长生命。&rdo;
何应钦:&ldo;委员长殆已不讳矣!再者,国家存在应重于个人之生命!&rdo;
宋美龄:&ldo;委员长之安全,实与国家之生命有不可分离之联系厂&rso;宋美龄向南京的军政要员们呼吁:&ldo;请各自检束与忍耐,勿使和平绝望,更请于推进讨伐军事之前,先尽力求委员长之出险。&rdo;
宋美龄进一步询及军政要员们:&ldo;如果事态扩大,酿成内战,谁愿担当此责?&rdo;
这样重大的责任,当然没人肯于承担,何应钦恼羞成怒,指斥宋美龄:&ldo;妇道人家,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保持冷静理智的看法,仅知营救丈夫而已。&rdo;
宋美龄则回敬说:&ldo;我决非朝夕索怀于丈夫安全之妇人。&rdo;
宋美龄的话确是出自内心,她也绝不是那种目光短浅的人,她对西安事变的看法及其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的国内混战局面是看得比较清楚的。因此,她的态度,得到了英美等国的支持--显而易见,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步步紧逼,已经严重危及了英美等国的在华利益。所以,事变发生后,英、美驻华使馆立即同宋美龄、孔祥熙等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明确表示希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保证蒋介石的人身安全,并表示同情西安方面联共抗日的主张。与此同时,英美等国还在经济上给予援助,英国在上海的汇丰银行大批抛出外汇,以稳定&ldo;法币&rdo;的币值。
由于南京与西安的电讯中断,消息阻塞,使宋美龄等人无法作出解决事变的具体决策。为了尽快沟通宁陕之间的联系,宋美龄要求孔祥熙直接发电报给张学良,要求张指定一个电台,以便随时联系。其后,宋美龄便发电报给张学良,告诉说,她拟派瑞纳前往西安,居中调解。瑞纳是英籍澳大利亚人,从前曾任张学良的顾问,此时又担任蒋介石的顾问,以这种特殊身份,赴西安调解此事是再合适不过的了。12月14日,在得到张学良的允许后,端纳来到了西安。
端纳一到西安,立即会见张、杨二将军,并把宋美龄给张学良的信当面呈上。经与张、杨二人接触,端纳放了心--张、杨二将军无意加害于蒋介石个人,他们的确只是想&ldo;劝&rdo;蒋介石站出来领导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后,端纳又去见蒋介石,把宋美龄的亲笔信交给了蒋。宋美龄在信中暗示了南京方面一些军政大员的态度对蒋不利,尤其是何应钦,简直就是要借此机会置蒋于死地。蒋介石见到夫人的亲笔信,情绪激动不已,竟哭了起来。端纳则趁机劝蒋介石说:&ldo;我到这里,是受蒋夫人的委托而来的,我已经同张将军进行了晤谈,对这次事变情况有了一些了解。我首先告慰您:张将军对您并无加害之意,只要您答应他们的主张,他们还是衷心拥护您为领袖。我认为这不仅是张、杨两将军的个人意愿,也是全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而且许多西洋人也赞同这样的政见。您若是接受他们的主张,今后将成为世界的伟人;若是拒绝,势必成为渺小的人物。国家和委员长个人的安危荣辱全系于委员长心思的一转。&rdo;这一席话,对蒋的震动不可谓不大。端纳于次日飞回洛阳,用电话向宋美龄报告了西安的情况和张、杨的态度,使宋美龄&ldo;发现了第一次希望的曙光。&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中途岛海战 一百双眼睛里的战争:南疆集团军在1979——1987 士兵的突击 唐朝名女:高阳公主 打开的记忆 世界古代前期军事史 侠道至终 虚构游戏 六国争霸 造化剑仙 回到隋唐当皇帝 丧尸星球 海军陆战队 千世之末 问题除灵师 新婚被气死!嫁渣男他哥甜爆生崽 基因进化 夏天的焦虑 醉卧沙场 国家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