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恋上你看书网>我和爸爸丰子恺 > 第46章(第1页)

第46章(第1页)

1956年暑假,爸妈我和恩狗上江西庐山。爸爸有《庐山游记》记其事。那一回,我们是由文史馆开了介绍信去,很容易就找到了住所:第一招待所。

在庐山之游中,我记得一件小事。我们的船每经过一个码头,只要靠岸,我和恩狗必然随爸爸上岸去看看。在南京停靠的时候,我们到一家商店里买了一把很锋利的小刀。爸爸每次出游时,总喜欢买一样小小的&ldo;纪念品&rdo;带回去。有时回去仔细看看,却是上海生产的!这回的小刀也是一样。爸爸笑笑说:

&ldo;总归是南京买的呀!&rdo;

谁知这把小刀闯了一点小祸。到了庐山,有一天在餐厅里用晚餐时我用它削水果,一不小心,刀尖戳了我左手食指和拇指间&ldo;虎口&rdo;旁的地方,正好触犯了动脉,血流不止,按也按不住,地上都滴满了血。爸爸连忙求助于服务员。他们看见血太多,赶快打电话请来了医生。血止住了。后来留下一个伤疤,直到晚年才渐渐消失了。

不记得哪一年了。爸爸忽然发心带妈妈和我坐一坐飞机,因为我们三人都没有尝过坐飞机的味道。但飞机票太贵,我们只能就近飞到杭州。三人兴奋地上了飞机,飞机在天上大概只飞了5分钟就开始下降。我们俯瞰下方的小山小水小房子,觉得很新奇。料想爸爸也如此。谁料爸爸两脚着地后的第一句话是:

&ldo;奈末性命着光了!&rdo;

这句石门话的意思是&ldo;这下性命保住了!&rdo;原来爸爸是为我们享受,他自己却提心吊胆!

说起石门话,我们一家人在家里一直是讲石门话的。即使到了现在,我和我那不是石门出生的女儿小明在家里也一直讲石门话,女婿也能听懂,外孙不仅听得懂,还会讲几句,而且一直向往着去石门乡下和小朋友玩。

1957年6月7日,我们游了江苏的镇江和扬州。爸爸有《扬州梦》一文记其事。

我因与爸爸有合作翻译的关系,从1954年起在万叶书店申请改成了半天上班。万叶书店与其他两家出版社私私联营为新音乐出版社后迁往北京,我就以特约编辑的身份留在上海工作,直到1956年11月解除特约。因为钱君匋先生回上海来创办上海音乐出版社,我就进了那出版社。但试用期三个月后因上面不同意我办半天公,我就回家了。直到1961年进上海编译所。所以1957年起我是自由职业者。

恩狗因患了轻微的肺结核(可能是传染),在格致中学读到高三就休学在家。他喜欢诗词,爸爸教了他很多首。教到姜夔的《扬州慢》时,爸爸被其中&ldo;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rdo;的句子引起了怀古的心情,马上叫恩狗去买火车票,经镇江转扬州去访古。我们姐弟同行。

记得就在我们到扬州那一天,报上登出大篇关于&ldo;右派&rdo;的报道。多少优秀的知识分子从此开始了苦难的生涯!可是爸爸对政治很漠然。给我的印象,爸爸只有抗战时热心关注时事,天天看报。建国后,似乎就很少看报了。我想,这一半由于他本来就是一个不问政治的艺术家,一半则是因为那时报纸的报道很单调,报喜不报忧。

我那时其实也不喜欢看报。如今就不一样了。我每天必看报。如果没空,也必定保留着以后补看。爸爸如果活到现在,想必也是一样。因为现在的报纸越来越报道真实情况了。那时我们对有关&ldo;右派&rdo;的这篇报道一点也不敏感,仍然热中于自己的游玩,后来,对于报上的报道,一时还信以为真。某某人是&ldo;右派&rdo;,被抓出来了。我们就以为他真的是坏人。直到后来大批大批的人都被定为&ldo;右派&rdo;,爸爸的好朋友们也当上了&ldo;右派&rdo;,我们才震惊起来:这社会怎么了芽选唉,还是&ldo;莫谈国事&rdo;吧。

父子二人又是热衷于访问古迹。一股劲儿地找二十四桥。终于找到一座很差的小桥,他们两人也有点失望,别说我了。于是就在那里拍了照。

回城后在一家菜馆吃晚饭。我记得一件小事。爸爸照例要求吃绍兴酒,服务员说:

&ldo;没有。&rdo;

&ldo;那么随便什么酒,只要是黄酒。&rdo;

服务员又说&ldo;没有&rdo;。爸爸说:

&ldo;这倒凶啦!&rdo;

&ldo;我一点也不凶,确实是没有。&rdo;

我和爸爸都笑起来,向服务员解释:不是说他态度凶。在我们家乡话里,&ldo;葛倒凶或&rdo;(这倒凶啦)只是表示遇到了尴尬,表示为难,毫无责人之爸爸、恩狗和我在镇江意。爸爸却把这话搬到了扬州,我越想越好笑。

就在这1957年的9月,爸爸说,他口袋里的钱哇哇叫了,便包了一辆祥生出租车和妈妈、姨妈、外孙菲君及我去海宁观潮。一路上我咳嗽不停,是干咳。回家后我大吐血,肺病复发。不过第二年就转入&ldo;吸收好转期&rdo;了。

1963年10月,爸爸又和妈妈游了镇扬,估计上次妈妈有事没去成,这次为她补游吧。我自然奉陪。

镇扬当局大概知道了爸爸自己已来过一次,这次就出面热情招待。在镇江时,就有专人陪游。到了扬州,我们被安排住在萃园招待所大鱼池馆。扬州文化处处长张青萍、统战部部长张建平天天来相陪。爸爸对二十四桥犹不忘情,又去了一次。瘦西湖当然也是必去的地方。走到平山堂鉴真纪念馆前的紫藤树旁,爸爸忽然诗兴勃发,马上掏出随身携带的小纸,借紫藤树的树干为桌子把诗写下:

朝辞北固与金焦,暮上扬州廿四桥。

浩荡东风多雨露,西湖虽瘦也苗条。

自1953年受聘于文史馆后,1954年爸爸被推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和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起任主席)。1956年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1957年始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外文学会理事。1958年始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9年开始,爸爸到北京去出席政协会议。这是爸爸第一次到首都。他和画家王个簃先生同宿一房,并有幸受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接见。周总理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说:

&ldo;啊,老漫画家,久仰久仰。&rdo;

周总理关心爸爸的健康,又问了他的年龄,才知道两人是同一年出生的。最后周总理问到我们的家庭情况,并要爸爸下次开会时带了老爱人一起到北京来。

爸爸这次开会回来,给我们讲这情况时十分兴奋,时时抹着激动的泪水。第二年,他果然带妈妈一起去了。二老把我也带去,以便照顾。不过我当然不宿在宾馆,而是借宿在厦门好友黎丁家,那时他家已到北京,黎丁先生在《光明日报》任职。那一回,我们游了不少地方。元草哥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已于1954年回国,到北京的人民音乐出版社工作。他有时也来参加我们一起随团体游览。有一次在野餐时,贺绿汀先生为我们拍了一张照。我们自己虽然也拍了许多照,但我被摄入镜头的不多,因为我要替他们拍呀。

爸爸第三次去北京开会时,又加了一个满娘。满娘那时是在沪杭二地轮换住的。她也是初次进京。我和她都住在黎丁先生家。那一回游得也很畅。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无性婚姻:七年之痒  相公他总想出家  谋之刃  农家娇女:种田悠悠乐  我们片那民警  皇上,等等我  穿书女配正上记  女配翻身启示录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  悲画扇  女帝特烦恼  肖申克的救赎  龙族1火之晨曦  你要多宠我  丰子恺文集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江山犹是昔人非—李煜  我在古代搞直播  沧浪之水  浮梦余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