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重修元史之议
方孝孺说道:“有什么事情,大可在朝廷上说,不必在此谈。”
刘三吾说道:“即便在这里,我们也是光明正大。我只问你,你难道不在乎宋老夫子的身后名。《元史》可是宋老夫子修的。”
方孝孺说道:“如果,你是来说这一件事情,就可以走了。老师身后之名,不是靠弄虚作假来维系的。老师在的时候,也常常感叹元史修得不静,而今有人愿意弥补,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刘三吾说道:“好吧,《元史》还是小事。但是陛下之心,却是难以捉摸。”
是的,在刘三吾看来,何夕是小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朱元璋。
没有朱元璋的支持,何夕一个小辈,纵然有些才华。但也无碍大局,说句不好听的。自古以来天才太多。但是天才能不能见用,却是另外一个问题。汉之贾谊,才华绝世,但也只能病死长沙。
朱元璋的态度变化,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刘三吾这才冒险来见方孝孺。就是因为方孝孺是天子近臣。在朱元璋身边行走。最能窥探朱元璋的心意。
方孝孺根本没有正面回答刘三吾,说道:“刘先生看过,何夕的讲稿吗?”
刘三吾说道:“略微看了看。”
方孝孺说道:“在我看来,何夕才华惊世,发前人所未发,写前人所未写。乃是开拓之才。只是年轻气盛,自以为是。自绝于儒门之外。不过,他年纪大了也就好些了。根本不必担忧。”
刘三吾微微皱眉,说道:“方希古,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何夕所有言行,哪里有半点儒门弟子的样子,满口都是功利之心,不畏天命,不尊先贤。哪里仅仅是年轻气盛?”
方孝孺说道:“刘大人是何必啊?何夕如此后辈,应该好好扶持。难道我儒门数千年正统,会因为一人撼动。”
刘三吾不再说话,看着方孝孺,沉默了好一阵子,说道:“我没有想到,今日方希古是这个态度。”他仰头看天,说道:“今日我算是白来,告辞。”
随即刘三吾甩手就走了。
方孝孺品着妻子送上来的劣茶,说道:“刘大人的心思太急了。”
其实,方孝孺也知道,不是刘三吾的心思急。而是刘三吾不能理解,朱元璋对何夕的看重。他日日在朱元璋面前,虽然很多事情,他都不知道,但是举手投足之间一些亲密,方孝孺也是能看出来的。
特别是那一次何夕给了他一个软钉子之后。
方孝孺更明白,何夕这个人不能硬压。硬压只会有反作用。那只能用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将何夕的学说融入儒学之中。
正如方孝孺所言,儒门数千年正统。很难因为一个人撼动。特别是数千年来,诸子百家融入儒家之中,而今更是三教合一,佛教,道教,融入儒家之中,将来还有人引天主教,回回教入儒门之中。
既然有朱元璋的倾向,不能用行政力量诛少正卯。那就用另外的办法,儒家有极致的包容性,在这一点上,方孝孺从来不觉得儒家会输。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儒门之中又多了一派而已。
子学,经学,理学,气学,心学,永嘉之学,已经太多了。不在乎再多。
当然了,方孝孺消极应付,并不代表,方孝孺什么都不做了。其实方孝孺私下里收集何夕所有学说。为的就是学透了,揉碎了。嫁接在儒家的体系之中。就好像其他各类学说一样。
这也需要很大的工作量。
------
“不错。”乾清宫之中,朱元璋召见何夕,夸奖道:“你算是明白其中三昧了。”
何夕说道:“儿臣有父皇点拨,如果再冥顽不灵,岂不是榆木脑袋了。”
朱元璋笑道:“你如果以为这一件事情,就已经结束了,那就太小看某些人了。”朱元璋随即让徐正将一叠奏疏拿过来。说道:“你看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全民领主:开局抽到葫芦娃 女穿男:世家庶子成长之路 星际恶女她娇弱却能打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我在截教看大门 末世来临:我靠嘎嘎囤物资躺赢了 无限轮回荣光 无双破坏神 天地任我行之二 奥特曼之我才不是充电宝 从低魔世界归来,先做人工智能 家族旁系分支修仙指南 我捞到了自己的尸体 她靠美食成为星际顶流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认亲后破产,上综艺捡垃圾成顶流 蛇嫁,我天生吃阴饭! 长生武道:我有一具玄水蛇分身 流浪法骑 我也是异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