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对于阿娇,最好是收养已经失去母亲的刘闳,以此参与夺嗣争斗,起码有条退路。但是,不知因为什么因素的考虑,刘彻将刘宏交给了李姬抚养。
大概是这个时期,陈娇说了一句著名的话:“至尊者御座,至贵者非也。”
我们知道同一句话在不同的情景下说出,代表不同的意思。我们不知道阿娇是在怎样的情景下说出这样一句看破世事的话,但是这个时期的阿娇很平静。
据《汉书、公主世家》中的记载,广玉公主刘葭的诞生是很有意思的。
刘葭诞生时,因为她是女孩,内侍宫女不忍阿娇绝望,做悲戚状,连刘彻也亲自去安慰阿娇,但是阿娇不以为然,反而要亲自给女儿起名定封号。她从《诗经》中给女儿定名为“葭”,又给小刘葭起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封号——定国广玉公主。但是当时没有四字封号,就定封号为广玉。相比卫长、阳石、诸邑、盖长,这是一个美名。
(后来的后来,继位的汉宣帝为自己的姐姐加上了四字封号,不过不是“定国”,而是“镇国”。广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四字封号的公主。这是后话。)
史载,“广玉主葭者,后之爱女也,年不足月,帝即抱之于膝上见诸臣。”
这种宠幸是惊人地。因为,在她之前的皇子公主们刘彻可没给这种待遇:带着孩子接待朝臣,这说明刘彻对这个孩子非常的重视。此后,刘葭宠冠宫廷,被刘彻视为掌上明珠,刘彻甚至可以陪着年幼的广玉弹琴而推迟接见朝臣的时间。如此,广玉因为得宠,没有因为她是当时没有名分的废后陈娇的女儿而尴尬,反被宫廷内外所重视。而阿娇,并没有因为没有生下皇子而在此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她反而越来越耀眼了。
我们说,爱屋及乌,刘葭所以得宠,是因为刘彻爱阿娇,所以才会爱她。而这个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研究一下,汉武帝为什么会迎回阿娇,阿娇又是怎样摆脱幽禁冷宫的命运的呢?
七、长门悬疑
元光五年到元朔元年大概是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说短不短,但是说长也不长。两年中,汉朝的历史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公孙弘白衣拜相,卫青履立军功,辽东城建成,皇长子诞生,卫子夫封后,还有很多。但是,我们从史料上的这些记载中可以发现,这两年中发生的事情,多是与卫家有关的,而且是与卫家利益集团有利的。后宫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朝堂的缩影,卫家实力的增长对卫子夫后位的巩固非常有利。而在这两年中,刘彻广纳后宫佳丽,新人不断。陈皇后被废之后,馆陶公主一派势力一直沉默,朝堂上也不会有其他的人会刻意的提及一个被废的皇后惹怒卫皇后,也怕触犯龙颜,可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为什么刘彻会突然接回废后陈娇,而且是亲自“车载以归”这样迫切郑重呢?
刘彻突然怀念起阿娇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必须重将阿娇纳入怀中才开心。他是怎样兴起这样的念头?是有人提醒,是睹物思人,是一直以来的恋恋不忘,还是面对新人时忽然的电光一闪?历史留给大家充分的想象空间,可是我们必须承认,除了必然存在的感情因素,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阿娇对汉武帝来说,除了爱人的身份之外,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花啼所著《汉书.外戚传上:孝武陈皇后》中提到了关键的一点:“后擅术数之学,上遂命后主墨门事。”
“擅术数之学”!这才是陈娇的杀手锏!
天下的美女很多,刘彻要多少都行;天下的温柔女子很多,不温柔的面对皇帝也都温柔了;天下的才女也不少,会吟诗作对的人多着呢。但是,可是有多少可以擅术数之学,通格致之理?而且,在陈娇之前,可以说,几乎没有哪个女人可以被冠以女科学家的称号,没有哪个女人可以以自己的发明改变世界,但是,陈娇可以,而且做的非常漂亮!
阿娇回到宫廷之后,被刘彻赋予主事墨门的重任。在当年,阿娇就改良了当时的弩箭,使弩的射程和精准度大大的提高了,而且开发了连发弩这一沙场利器。再有,阿娇卓有远见的发掘和改进了秦朝时期的标准化制度和分工制度,对当时的兵器制造业和其它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制度,并且沿用至今。
其后,墨门日益出众,不论军事民生还是其它工艺技术,都有发明出现,为汉武一朝的经济和军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面不能不说有陈娇的功绩。
可是在这里我们有两个疑问?
第一,陈娇,作为一个贵族小姐,是如何掌握格致物理方面的知识,成为一代大家的?
第二,刘彻既然重视陈娇的能力,他为什么到元朔年间才想起来重用阿娇啊?
其实,我们提过,陈皇后是一位百科全书式学者是让人不可置信的。因为,在当时,女子讲究的德容言行也好,男子讲究君子六艺也好,墨家学派的知识算是相当冷门的,而且,陈娇不光擅长墨门知识,她对农家、法家、纵横家等冷门学科也有涉猎。我们说,天哪,难道阿娇是个女学究吗?
显然不是啊,阿娇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她可没有一天看书看到晚,谈恋爱、对付情敌、生孩子、教弟弟,忙得很呢,生活事业两不误,和刘彻很像。
现在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阿娇是什么时候,如何学到这些知识的呢?
我们回顾一下阿娇的人生轨迹:童年时期,出入宫廷,与刘彻青梅竹马;少年时期在堂邑侯府生活;青年时期生活在宫廷,建元5年迁居甘泉宫;元光五年,退居长门宫;元朔2年,回宫,接管墨门。
如果我们考虑到陈娇的性格和生活环境,就可以发现陈娇是有条件也有时间来学习的,而阿娇的性格和资质也使我们的推断有了支持。
阿娇的生活环境是相对封闭的,一入侯门深似海,何况皇宫呢?阿娇生活的社会阶层是高高在上的,而对生活在其中的贵族女子来说,生活赋予她们的恐怕就是帷幕之后的压抑与无聊了。但是,在另一个角度,生活在社会的最高层,也就有机会获得最大的知识资源。
文帝景帝,还有武帝,都曾经举贤。中国从来都不缺乏人才,也就从来不缺乏老师,尤其对有心学习的贵族子弟来说。
阿娇从来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温婉女子,她个性张扬而执著,有求知yu望和治学的严谨,而且她还有充沛的精力来完成自己的目标。我们可以相信,在那个年代,如果陈娇对什么感到兴趣,她是不会因为这不是妇道的必修课程而放弃的。而且因为她身份的特别,她有任性的资格来学习。
再有,阿娇在被废之前有好几年的时间别居甘泉宫,与汉武帝分居,那么在这段时间她又是如何打发漫长而孤单的时光呢?如果是一般的女子,也许是写两首宫怨诗,但如果是阿娇,她就会置身于书海。
其次,我有一个假设,请大家来评判。那就是,刘彻在元朔二年之前可能恰恰不知道阿娇在格致方面的造诣,或者是他模模糊糊的知道阿娇可能在学习什么,但是并没有注意。直到后来的一个触因,使他下决心接回阿娇。
刘彻接回废后有没有感情的因素?有。但是他接回阿娇是不是只是因为感情?不会。汉武帝是一个完全帝王啊,他做的任何事首先是为了他的国家他的权力。那么,明知道接回阿娇会使政治局面变得复杂,又是什么使他下定决心来接回阿娇呢?
那氏《史记》中夹杂着作者这样一段猜测:
“元光六年冬以来,我大汉多新奇之物,先有彭城煤行发于楚,后有墨门复兴于辽东。此二者今皆已收为朝廷所用,造福天下百姓。私以为此二者或皆与陈后有干。陈后义弟,纪稹,后以军功封冠世侯者,尝与人言,辽东城为其幼时习文练武,而彭城乃其与陈后初遇之所。或曰,后失其位,自放逐之,辗转民间,乃有所为。惜长门岁月乃帝后绝口不言之秘,此事遂成千古之谜。”
司马迁从来没有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如此大胆臆断的时候。如果说他是想当然的写,他又明确的提出了纪缜。纪缜的身世很离奇,出生于楚国,被汉武帝从辽东召回,按理说他是不可能与长门宫中的阿娇有一丁点关系的,但他说自己是在彭城被阿娇收养的。那么,这里有没有什么猫腻呢?不像。纪缜性格谦谨,八面玲珑,他自小出入宫廷,宫中宫女众多,臣子出入宫廷时很容易出问题的。但是纪缜对待女子有礼而疏离,哪怕是在宴会的时候,也不会去看任何一个宫女,从来都符合自己臣子的身份。而他对待阿娇却是十分的亲近而尊敬,犹如对待长姐生母,发自内心。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之好,胜过亲姐弟。一个心思细密的人只有在真正的信赖敬爱他人时才会亲近这个人。所以,纪缜与阿娇的关系真如他自己说的是阿娇收养的他。
因此,又有荀悦《汉纪》云:故长门宫为长公主嫖所建,后既徙长门,乃从间道逸,从陕侯李希至彭城,治煤铁,不逾年而巨富,又建辽东,置饥民数千,墨门亦以此兴。主父偃上书徙天下豪富于茂陵,后遂徙茂陵,上知之,乃载以还宫。
这里就肯定的说阿娇曾经逃离冷宫,做出了一番大事业,结合《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彭城陈皎,辽东城初捷,墨门大兴,阿娇确实脱胎换骨,令刘彻刮目相看。如果自己的前妻有这样的能量,刘彻确实不会让阿娇脱离控制,他一定会充分挖掘阿娇的潜能为他的事业添砖加瓦的。
那么阿娇真的逃离过皇宫吗?
第一,以阿娇的性格,在被自己心爱的人抛弃之后,她是不会乖乖的呆在冷宫的。
第二,如果不逃离冷宫,她又怎么会认识纪缜?
第三,墨门敬服阿娇,不会因为阿娇废后的身份而心甘情愿。
第四,与阿娇被废前后,彭城陈皎建立煤行,富甲天下。燕王刘匡被封燕地。那里有这样多的巧合?
所以,我们姑且这样推断,阿娇逃离长门宫,建立一番事业,但是不幸的是,刘彻迁天下富户豪门于茂陵,把不愿回到冷宫的阿娇给找回来了。也许因为什么原因,刘彻了解到了阿娇现在的能量,就将阿娇接回宫廷了。
那么,刘彻知道阿娇离宫吗?
第一种可能,他不知道。也许阿娇利用自己的力量造成了自己安于冷宫的假象。也许有人逼得阿娇离宫。
第二种可能,他知道,但是他默认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将阿娇当成废子。
第三种可能,他知道,但是他暗中控制了阿娇,或者是与阿娇达成了计划。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指间的黑客 TFBOYS之夏子墨 越境鬼医 异域人生 学姐请注意有学弟出没 末世猎杀者 重生之壮志凌云 命运流转容颜成殇 重生1990之官运亨通 骷髅兵的后宫 觉醒-仿如昨日 傲世重生 异界变身狂想曲 网游之废物传说 异界修神传奇 触摸你给的伤 幸运魔剑士 孤星传说 异世之富甲天下 YY之王三部曲之传媒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