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下诏令,废陈氏,收其皇后玺绶,置退,废居长门宫。甘泉宫中,捕为巫蛊者,皆斩。后由是隐去,数年不复见。”
而在《汉书.外戚传上:孝武陈皇后》中特意记载了当时的废后诏书:
“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陈皇后就这样被废了。
我们联系刚才所说的阿娇失宠的几个原因,再结合废后诏书,可以简要的将阿娇被废的理由总结为:无子、擅妒,直接原因是巫蛊。深层原因是外戚势大引发汉武帝不满。但是这里有趣的是,深层原因我们都能理解,但是那些显而易见的理由再经过深思后,反而令我们有所疑惑。
无子。历史证明阿娇的生育能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陈皇后生广玉公主的时候已经32岁了,她生汉宣帝的时候更是37高龄了。而且生育之后,她的健康状况也很好,据说看起来仍像二十多岁的少妇,后来更是活到了80多岁,比刘彻还能活,身体好得不得了。阿娇嫁给刘彻的时候已经是18岁了。汉初为了增加人口,规定女子14岁还没有出嫁就要罚金了。经过80多年的休养生息,这个规定可能有所松动。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14岁的女人完全可以为人妻为人母了。阿娇这个时候也应该具备生育能力了。再者,阿娇是独宠数年,宠幸非常,怎么会没有孩子呢?这是个疑问。
擅妒。这有可能,但是刘彻是和阿娇青梅竹马的,他是了解阿娇个性的。而且在阿娇得到宠幸的两段时光,为后时和入主昭阳的时候,他都是独宠阿娇一人的。如果刘彻是厌倦了阿娇,寻觅第二春,或是放弃一棵树去得到整个森林的话,为什么他又转过头找到了阿娇,而甘之若饴呢?有道是好马不吃回头草啊!!(笑)
对于这个疑问,人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言情派女作家,以琼瑶女士为代表,误会加煽情的故事,将刘彻描绘成多情的回头浪子,让他看过百媚千红,只爱阿娇这一种。十年前,《长门烟雨》风靡海峡两岸,由马景涛扮演的刘彻一阵大喊大叫不知赚得多少少女的芳心。
武侠派作家,以黄易为代表,使陈娇由长门密室得到墨子令,练得绝世神功,永葆青春,芳龄永驻,号令天下墨门信徒。助刘彻逐匈奴平诸侯,共创盛世。对《女墨》一书,骂的人和赞的人一样多。
最后,巫蛊。
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巫蛊就是我们俗称的扎小人,把一个写有被诅咒人生辰八字的木人埋在地下用来施巫术害人,在我们现在看来实在是愚昧可笑的,但是在古代,因为人们非常迷信,这被视为大罪。从古至今因为巫蛊而死的人不知有多少,陈皇后阿娇也因此被废了。
可是我们要问,这是真的吗?古代因巫蛊而死的人可绝大多数是被冤枉迫害的啊!
认为阿娇没有巫蛊的人有以下理由:第一,阿娇是当时墨门的代表人物,是当时少数具有科学精神的人。以她的很多主张和作为来看,她对神鬼之说是保有怀疑态度的。第二,后宫历来充满阴谋,卫子夫不是一个单纯的女人,更有平阳公主的虎视眈眈,谁知这里没有内幕?第三,如果阿娇确实巫蛊害人,那她后来入主昭阳,再后来母仪天下,皇室对阿娇再没有一点非议,似乎阿娇就没有这一污点一样。巫蛊害人,这不仅犯法,也是道德上的极大缺陷,古代其他有类似经历的妃嫔,不死的话也要脱层皮,哪还有母仪天下的资格了啊?
认为阿娇确实巫辜的人也有理由:第一,阿娇重获帝宠之后,刘彻一直没有给她平反,即使卫子夫自杀之后也没有。第二,阿娇是一个情感热烈的女人,女人陷入妒嫉的时候会不理智,巫蛊媚道,本就是当时失宠女子的最后手段。第三,难道阿娇是就完美的吗?贤后难道就一定无瑕?阿娇本就不是以均分恩宠的贤惠出名的皇后啊!当时阿娇到底是皇后,卫子夫是弱势一方,她要陷害阿娇或者能否的手到底只是一种猜想而已。
我们很难得知历史的真相了,我们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阿娇有可能巫蛊,也有可能是被冤枉的,阿娇因此而废只是官方一个说法。阿娇被废的终极理由不在于此,而是在于,忍耐多年的汉武帝终于要对外戚下手了。
废后,陈家失势,窦家、田家两败俱伤,先后被族,卫家冉冉兴起。一场政治洗牌正进行中。
一篇《长门赋》唤不回刘彻的回顾,长门宫凄风苦雨,阿娇度过了沉默的两年,所有人都以为昔日金屋藏娇的佳话已成泡影,陈娇将永远消失的时候,情势突然发上了重大转变!
六、再起昭阳
元光五年,陈皇后阿娇被废,罢退居长门宫。
元朔元年,卫子夫终于生下刘彻的第一个皇子,母以子贵,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卫氏成为了仅次于刘家宗室的贵族。卫青得到了汉武帝的重视,接连出征匈奴,并且抓住了机会,立下赫赫战功,进一步被刘彻赋予重望。卫家,这个昔日的奴隶之家,终于摆脱了世代受奴役的命运,在卫子夫皇后的光环和卫青军功的拱卫之下,蒸蒸日上。卫家,卫子夫,卫青成为一代传奇,受到当时人们的羡慕,而罢居长门的陈娇,似乎已经成为了一段历史,应该是寂寞的,苍白的,永远过去的。
但是,没有人想到,情势发生了大逆转。
元朔二年,在皇后卫子夫地位日益稳固,卫青再立大功的情形之下,刘彻亲自迎回了他亲手废掉的陈娇,共乘一辆马车,回到了未央宫,将阿娇安排在“黄金为壁、白玉为阶”的昭阳殿,甚至,“恩宠日深,竟过昔日后在位之时”,阿娇的风头一时无两,盖过了身居淑房殿的卫子夫和后宫的其他妃嫔,对此,宫廷内外几乎暂时性失声。
就这样接回来了??怎么回事?倒是给个理由啊!!
阿娇刚刚被废时,馆陶公主花了千金,请大才子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将阿娇的心声写了个透彻,盼望刘彻念在昔日之情回心转意,但是刘彻只是赞司马相如写得好,连问也没问阿娇一声,好像都没有这个人一样。而两年之后,在阿娇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的时候,刘彻竟然亲自将阿娇迎了回来,而且安排在素有富丽祥瑞之名的昭阳殿中,我猜人们的下巴掉了一地板啊。这到底是什么理由呢?
刘彻没有给人任何解释。
接着,更令人吃惊的事情又发生了:结婚十余年都没有怀孕的阿娇,竟然在回宫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怀孕了!而且这个时候,刘彻对阿娇的宠幸竟然超过了阿娇当皇后的时候,两个人的感情比那时都要好!非常的不可思议。
不知道当时宫廷内外的人是如何看待元朔第一不可思议事件的,但是,可以想象,对于卫子夫,卫家,以及当时的后宫嫔妃来说,这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卫子夫是在阿娇因为巫蛊被废之后才荣登后位的,卫家是因为皇后娘家的身份,才摆脱了奴隶的命运。而在元朔年间,卫子夫已经因为“色衰”而失宠,当时刘彻已经广纳内宠了,否则,没有那么多嫔妃的称号出现。
还有一个大家一般会忽略的信息就是,当时,皇长子,也就是后来的戾太子刘琚已经两岁了。而根据史料的记载,生育齐王刘闳的王夫人和生育双生子广陵王刘旦、盖长公主刘嫣的李美人也是在这一年怀孕的。
后宫处在一个很微妙的时期,我们再来综合一下这些信息:
皇后卫子夫,生皇长子,三位公主,家族屡立战功,性格谨慎,失宠;
王姬,李姬,得宠,怀孕;
废后,阿娇,莫名入宫,得宠——怀孕。
很诡异得一个局面。
而,立刻,一个更诡异的局面出现了,史记中记载,“俄而,王夫人触犯龙颜,贬入掖庭,以忧死。”这里没有说明时间,但是,在记述齐王刘宏身世时,说明因为王姬有失妇德,被贬入掖庭,刘宏是诞生在冷宫的,而且,因为他诞生的时候正是王太后去世的那天晚上,所以引起了刘彻的注意,得以抚养于博望苑。再后来,他被刘彻交与李姬抚养。而李姬,妊娠十二月,才生下刘旦和刘嫣,一时传言尧妊十四月乃诞,李姬必然身有祥瑞。正在前时少些时候,被宫廷内外瞩目的阿娇生下了她的第一个也可能是最后一孩子,广玉公主刘葭,这使很多人松了一口气——包括不久前终于被册封为太子的刘琚的母亲卫子夫。
是不是很让人混乱?因为作为史官的司马迁不是事件的当事人,他只是将这一年中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其中的因果,不处于权力中心的他也不会知道。当时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景我们只能自己想象了,其中的利益纠葛实在复杂。
我在读史记的时候有三点疑问。
第一、石万君老先生偏偏在三位后宫有孕,性别不明的时候奏请刘彻早立太子,怎么这么巧?
第二、王夫人被贬,怎么刚好在阿娇回宫的这一年?与阿娇有没有关系?
第三、刘闳为什么被刘彻交托给已经生了皇子的李姬,而没有交给没有皇子的阿娇?或是身为嫡母的卫子夫?
而在当时的宫廷,结束了只有卫子夫血缘的皇子公主的时代,三位皇子,五位公主,分别出自四位嫔妃,而最为得宠的就是,废后陈娇所出的广玉公主,刘葭。
六、有女广玉
汉武帝是帝王中的传奇,与他有关的人物都成了我们煮酒论史的典故。近代有一个词人非常羡慕刘彻,不是作为帝王,而是作为男人,他说,有阿娇为妻,刘匡为子,刘葭为女,人生还有什么更幸福的事吗?大家不要笑,一听就知道这个词人是居家型男人。
比起人们对刘彻、陈娇、刘匡的评价褒中有贬,刘葭的形象要单纯的多,也明亮的多,史官们评价这位“广玉主”都是喜爱赞赏之情溢于言表的。广玉公主的人生俨然又是天之娇女模式,而她却没有一般公主的骄纵或是平庸,她率真却识大体,善良而真诚,以中国古代“南丁格尔”的形象赢得了各个朝代人们的赞誉。她的人生又是那么的完美,似乎找不到一丝丝遗憾,简直是幸福的代言人一样。
广玉诞生的时候,刘琚已经被立为太子。但是卫氏家族仍会不安,因为阿娇重入宫廷,紧紧抓住了刘彻的心。以刘彻独断的性格,如果今后改立阿娇的儿子做太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令阿娇一派人大为遗憾的是,阿娇在馆陶公主等人的期盼之下,生下的不是皇子,而是一个公主。阿娇已经32岁,已经是那个时代祖母的年龄,几乎是不可能再次生育了。陈娇和卫子夫已经势同水火,没有后路可退,这时候,没有一个皇子傍身,就是没有未来的唯一依靠,就等于被判了死刑一样。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命运流转容颜成殇 傲世重生 异世之富甲天下 重生1990之官运亨通 异界变身狂想曲 重生之壮志凌云 觉醒-仿如昨日 越境鬼医 末世猎杀者 幸运魔剑士 指间的黑客 网游之废物传说 YY之王三部曲之传媒帝国 学姐请注意有学弟出没 孤星传说 触摸你给的伤 异域人生 骷髅兵的后宫 TFBOYS之夏子墨 异界修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