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危机暗伏上(第1页)

惊雷入汉乾坤不动 2013-11-18 12:29:29

解锁千位网红高清在线直播

更新时间:20-02-05

阴雨连绵洒遍中原大地,冒雨工作的百姓与军卒不减热情,满怀希望与憧憬扎头在重建工作中。

许昌的城墙经过十余日的修复,大有焕然一新的架势,虽然还没有完工,不过工程进度也远超乎了估计的预期时间。工期的缩短,是劳役与军卒并肩协力的结果,更是军民齐心的象征。

有汉朝本地的州府负责提供钱粮补给,每一名百姓都可以心安理得的挥汗如雨,众人齐心之下,自然事半功倍,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了。只要努力工作,专心干活,就会得到足够的钱粮,足以养家糊口。

没了后顾之忧,更有了安稳生活的保障,这是中原百姓渴望许久的向往,甚至让这些魏国的遗民觉得投身汉国其实也是不错的事情。无形之中民间的积怨与矛盾在一点一滴的化解,如同这场绵绵细雨,带来一丝清凉,带来无限生机盎然。

接连数日的奔走,裴秀疲于奔波,无论用尽何种手段,拜托旧日同僚打听,就是见不到汉朝天子。由河北之地一路南下,不过数日的光景,迟迟不得入朝传达晋国言和之意,这是耽搁国家大事,背后能够牵连的事情也因此广泛起来。

晋国内部对于裴家这一代的官吏还是很重的,裴氏家族的其他人没有裴秀这般的才华,可也不是省油的灯。也正因为如此,裴秀即便铁了心不理朝中之事,也是无法置身其外。

越是如此,越是有朝臣觉得晋武帝司马攸过于重裴氏了,尤其是裴秀这人。久久没有消息传回晋国,实际上便是落日口实,给人以下罪的机会。作为司马昭,司马炎,司马攸三代掌权者的麾下,裴秀得清楚,更深知其中的厉害!

然汉国强大无比,足以摧毁晋国;晋国初建百废待兴,此时不宜妄动刀兵,裴秀有心以国事相胁,却又担心如此行为不足以撼动汉朝天子刘禅的心思。那汉朝天子刘禅迟迟不见,必然有其用意。

以裴秀的智慧自然能够猜出拖延见面的用意,不过却是很多种用意与手段。猜出来的越多,越是需要蛛丝马迹来印证,偏偏许昌城中时常与自己相见的汉臣也是局限于一个范围之内,对于汉朝的事情是只字不提,想打听着实困难。

可以猜测的方向过多,反而让人投鼠忌器,举棋不定,裴秀又是奔走一天毫无结果,坐在房中闷闷不乐,思索破解僵局的办法。当初作为司马昭的使者前往汉营是何等的痛快,而今却是处处被人掣肘,这般感觉着实不爽。

有求于人,又能如何?

……

官渡曾是当年一举奠定中原争霸的古战场,曹袁交战终是曹操一战扭转乾坤。而今汉朝大将齐万年统兵两万人屯驻在官渡要塞,每日操练人马整备物资,甚是积极。

堆积如山的军械物资,不断增加的战船,预示着汉军并没有就此打住的意思。魏国跟随吴国的脚步也被汉朝所灭,可脱胎自魏国的晋国仍然在河北成立了新政权,成为了华夏大地上唯一与汉朝分庭抗礼的国家。

这样的国家即便是一个新生事物,骨子里还是那些魏人罢了。上层有头有脑的还明白不可把晋国做魏国,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晋国与魏国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比起魏国仍是有过之而不及!

中原之地需要休养生息,不过官渡这样的要塞仍是屯驻重兵,保持随时可以出击的态势。关于汉晋之间的关系,一天没有明确的旨意,便不可掉以轻心。换句话说,晋国派出了使者,若是阴险用兵暗中杀过来,也是很有可能的。

每天晋国的战船都会在黄河上巡视数次,观察南岸的动静。一支军队想要渡过黄河,自然有所准备,而准备不仅仅是所谓的兵马钱粮,还要调集大量的战船。通过种种迹象,就可以出汉军想做什么。

官渡聚集的战船已经不少了,甚至汉军大有把官渡这处要塞改造成为船坞。即是陆地要塞与水上船坞结合的军事基地。劳役,兵卒,战船,钱粮,车马不断,晋国水军也是重点监督汉人的进程,每日回报给上方。

邺城收到的消息是来自四面八方,官渡,濮阳两地的汉军并没有采取所谓的守势,而是积极的筹集各项物资做备战状态,而裴秀一入许昌就没了动静,这是汉人在玩什么把戏?或者是……

继续等待下去对于晋国没什么好处,与汉人敲定互不侵犯的盟约才会让百姓真正的放心。

司马攸召集群臣商议许久,最终的结论仍是不变,晋国所处的地位过于劣势,主动权完全操之于人,这就是汉人迟迟没有回应的主要原因。想要让汉人重视晋国的外交提议,唯有从局势上有所改变才可。

不过眼下大汉朝横跨中原,南方甚至收复了许多国家,可谓版图辽阔。遍观四方,哪有什么国家或者实力能对汉朝造成威胁?找不到可以对汉朝施压的外力,唯有增强自身的实力了。

目光随即又转回了辽东,拉拢王戎,兵力铲除辽东的汉军,如此才是对汉人施压的唯一途径,更是提高自身能力的大好契机!

王戎的军队足有三万人,算上族中的妇孺老幼人数在六七万之众。这点人力对于曾经的大魏国简直是不值一提,但对于如今的大晋来说,却是雪中送炭,视若珍宝!

对王戎家人的寻找仍是没有什么收获,不过其他的要求却是在晋国能够提供的范围内。譬如说依照王戎的要求,在晋国北方划出三四座城池交给王戎作为立足之地;譬如说对这支异族军队提供足够的补给等等。

使者带着晋国满满的诚意再一次赶赴辽东,希望可以说服王戎在没有找到家人之前可以站在晋国这一方。原本身为魏将的王戎,虽然不能成为晋将,可与汉人的对立立场,希望仍是保持不变的。

晋人使者一来一往日夜兼程的倍道而行,自然快捷,虽然劳累在时间上占据绝对优势。反观汉军有海船往来海上不断,但消息传到了徐州,仍是要向许昌传递,来往之间难免拖延。

辽东边界三方势力鼎足而立,晋人同异族眉来眼去,得汉军甚是心焦。无奈对方提出的条件甚是苛刻,又事关重大,只有当今的天子可以做主,眼晋人同王戎越走越近,也唯有忍耐罢了。

王戎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热血男儿,受创之后抱着必死的心态杀入域外之地,本就是没想活下来。如今返回中原,见许久不见的中原竟然是这般模样,心中也是唏嘘不断。

送走了使者王戎精神矍铄的坐在大帐中,玩弄一口短刀,身旁一名异族之人用异域风情的口音说着汉语道:“族长,这么高的要求,他们会接受么?”

话说得简单,意思王戎一听便知。晋武帝司马攸许自己在东北边界割地七十里为辅国,并且愿意提供钱粮供给这支异族军队,这样的要求可谓是毫不吝啬。只是却被王戎婉言谢绝,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此王戎不过微微一笑道:“汉人要在此地立足,晋人欲借我族力量抵御汉人,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静等便是。”

……

再一次来到何攀的府邸,裴秀便不再掩盖自己的难以继续等待的心思。开门见山的与何攀问起了为何自己迟迟不得觐见汉朝天子的理由。就算是汉朝强势,晋国弱小,如此对待来使也是不和礼仪的,裴秀乃是天下有名的智者,遭到此等奚落如何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