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最热的时候,也是一年中最重要,最忙碌的时节。

江东的温室育种,使得水稻比起原始的种植成熟要早上半个月的时间。姬云从甬东沿海至镇江返回金陵。在沿途处理一些关于北方辽东的战略决策,之后马不停蹄的返回了金陵。在回来的路上,田野里稻谷的橙黄色已经渐渐在田野中蔓延开来。

夏季阵雨,而成熟的水稻不适宜在潮湿的环境中浸泡,否则水稻逐渐干枯的叶子和茎会在水中软化,风一吹容易倒伏在泥土中,几天的时间就可以让成熟的水稻泡坏甚至发芽。这个时代的水稻并不如后世改良后的水稻那么强壮,即使现在姬云推广了密植技术,但依然很难有效抵抗倒伏。最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在损失到来前,把粮食收回仓库。

刚刚下船就看见金陵沿途的水田中人们忙碌的身影,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一群农夫排成一列淡淡地黑线,直到远处,他们都弯着腰,手中拉着一把镰刀,飞快的收割过着稻苗。然后稻苗扎城一捆一捆的,由年富力强的男子将他们被起来运到田埂上,活着水渠边,那里会有牛车或者小船等着装载,然后再被运输到大家居住的村庄里。

村庄是以军事编制单位,所有的东西都是齐全的。在村庄的中央是一块巨大空旷又平坦的打谷场,水稻再这里被铺开来,然后又用举着连枷拍打铺开的水稻苗,集中拍打稻穗,在拍打下,稻穗上的稻谷就会落下来,最后收走稻苗,地上就是稻谷和一些琐碎的杂物。相对比起广阔的田野,这空旷的打谷场显得太拥挤了,如此脱粒显然太占用地方了。在一旁,几名大汉面前放着边长超过两米方形的大不框子,手中握住一大把水稻,用力的将水稻向方形的木筐子边沿摔打,巨大力量下,稻谷在撞击下脱粒稻苗,四处飞溅,大多数都落在了木框子里。天气太热,大汉们只穿着大裤衩,身上古铜色的皮肤已经被水稻的叶子割出了许多血红个痕迹,但他们丝毫不在意。接连摔打上几把就得停下喘口气,给自己灌上一口水。看着那忙碌不止的汉子偶然间抬起头来,汗水洗面的笑脸面对自己,姬云都有些无语了。

谷场上一个年迈的老者停下来,对众人吆喝道:“大家都加快速度啊,不要让粮食烂仔了田里,那就太可惜啦,在累也别怕,忙完了明年就不用挨饿了。收不完粮食,可就对不起咋们君上啦。”应和之声彼此起伏。众人也不断为自己和别人鼓励。

就在姬云从这个村庄离开的时候,还看到了有人晕倒在地,结果半天没找到医师,因为江东医师数量不多,好不容易姬云将晕倒的人送上自己的马车,结果村庄里的人看见车挺空,一口气抬了两个人来,其中居然有一个人是孩子。纪云驾着马车到达金陵的医院时,用时居然比起平日要晚了许多,因为在平坦的路面上,居然也铺上了许多的水稻,甚至见到有两个卒(村庄都是以军队编制的,一个村庄是一个卒200人,便于生产和组织防御。)的人居然因为争夺公路而打了起来。可见这打谷场缺的可见一般。进入城区后,路上到处晒着稻谷。到了影院了,居然早已人满为患,院长是位墨家的弟子,脸色苍白,眼圈黑得都快找不到眼睛了。

他向姬云抱怨道:“这样下去可不行,大家不是累倒了就是中暑,现在我们的医生也照顾不过来了!”

姬云趴在桌子上飞快挥笔写下一张纸条递过去:“拿着这张纸条去大学里,这几天大学就停停课,救人要紧,其他的事情我稍后再处理。”

“君上,大学的学生都已经停课两天了。”院长用疲惫而嘶哑的嗓音继续道:“所有的学校都停课了,现在除了当兵的和炼铁的,其他的人都已经忙着收割了。”

姬云愣了,情况比自己想的还要严重。“我去找许部长问问情况。”姬云说着就飞快上了马车。

“许部长就在我这里。”

在医院的成排的病房里,姬云找到了脸色发白,半昏睡的农业部长许秀,老人此时看上去显得更老了,姬云看着就有些害怕,怕老人姬这么劳累的闭上眼睛醒不了来了。

“君上您回来了,就太好了。”许秀声音很微弱,握在姬云手中的枯手颤抖的厉害“老朽无能啊,怕是办不好收稻这件大事啊。”接着老人将整个收稻的进度作了介绍。

水稻快成熟,许秀的喜悦最终变成了焦虑。农部最发现了问题,水稻收获是水稻生产中劳动力最繁重的一环,水稻必需一株一株得割,一把一把得脱离,之后还要晾晒,等等,每个环节的劳动量都十分大。江东水稻面积很大,许秀就做过计算,以百万人口计算,江东开垦的新水田就达到人均近百亩的水准。当然开垦是从去年开始的,足足有大半年时间,而且还使用了大量的耕牛,所以显得并不艰难。

而如今水稻成熟了,人均收获如果按着当时的平均水平收获如今的粮食,类似十次都完成不了,这种工作只能是人力来作,更不无法用畜力代替。当然,如此大面积的耕田,也不只是三十多万人(结婚潮,金陵和镇江迎来大批吴民)来作,还有许多的外来长工,那就是从楚国和越国逃荒而来的人。他们很分散,但数量巨大。当然,此时吴人的原始方式耕种的水稻还是青色的,因此在江东人大把金钱的诱惑下,也出门来打工赚取外快了。但即使如此,收割的进展依然不理想。按着江东计算,就目前的这种速度,最快也要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收获完成。而一个多月,计划中的下一季水稻就泡汤了。而且接二连三的阵雨人们更加揪心。

姬云不由的苦笑,原来幸福这么快就转换成了痛苦。姬云看得出来,水稻的禾桶可以放在田里脱粒然后把颗粒运回来,等省区很多麻烦的。可大家因为舍不得那些稻谷掉落在田野里,就硬是云道打谷场上来。为了能完成收割任务,大到老人,下至小孩,都起早贪黑,饭食居然都是提前准备的干粮,金陵城的人机会都已经下乡了。

如果自己早早考虑到这些问题,怎么会这么麻烦呢。看来自己这趟出门走的不是时候啊。

姬云侍卫下令:“骑马去见革从大军将军,军队立即取消军训,新兵成建制加入抢收工作,先从距离城市偏远的地方开始。”然后他停顿一下:“除此以往,老兵不负责戍边的队伍也加入进来。他可以把这个抢收作为各个卒的比赛来作。”

军队需要自己的才能调动,这无疑浪费了不少人力和时间。

姬云想了想继续下命令:“你去见教育部长,我要最快的时间恢复小学正常上课,任何理由都不能违背这个命令。”小孩子当大人用,累坏了以后不就城废材了吗,小时候如此劳作,很容易落下病根,对身体损耗很大。复课能让孩子们免于次祸。

卫兵们从那车上解下两匹马飞快冲了出去。姬云不行速度极快,向木工厂冲去。

姬云不回去出蛮力加入收割搞亲民,这种作秀他早就用不上了。对于这场抢收,他能作的,自然是改进工具。

这个时代的水稻脱粒方式很落后了,连枷,稻单,稻床和禾桶,都速度极慢,而且耗费体力巨大。要完成现在这么艰巨的任务,根本是天方夜谭。姬云想起了后世在很多丘陵地带人们收割时使用的一种工具,它体积不大,能在稻田里教轻松的将水稻脱粒,效率比起以上几种全手工脱粒要快上近十倍。

发动所有能发动的人去传唤,不过几个小时,去周边支援的木工和铁匠们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姬云身边。都赤脚穿着大裤衩,累得要趴下了。看到自己的技术工作者都这么辛苦,姬云于心不忍啊。

姬云将一张张巨大的图做好挂在强起来。这就是后世在山区都快要淘汰的脚踏式打谷机。他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以脚踩踏板,产生往返的的动力通过机械转换为打谷机齿轮的旋转动力,带动打谷机中一个旋转得像刺猬使的圆形轮子,轮子上满是一些凸起。稻穗和轮子接触时,轮子上的凸起会不断的向稻穗上拍打,很快就能将稻穗上的稻谷打得一颗不剩。比起传统的脱粒方式,它占地不大,而且更加省力。只需要用脚踩就可以了。如果左脚累了可以换右脚,身体也不怎么望去,工作时还能和周边的人聊聊天。他的辛苦程度,和人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自行车差不多。

图是现成的,甚至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还画出了许多关键部位的分解图。江东的工匠们现在对这方面的活已经十分熟稔,分工去作,很快就出现了第一批样品。

不到天黑,第一台打谷机就摆在了众人的面前。打谷机轮子踏板和真个外壳都使用木材制作,只有一些关键的部位需要用铁是才用铁作。这样能节省很多时间。

打谷机做的是双人踩踏的那种,木质的外壳让它看上去很丑。姬云用手抬一抬,重量也不轻。他使者用来开始踩动踏板,随着刺耳的木头摩擦声,轮子飞快的转动了起来。

“弄些禾过来!”

很快几个一捆水稻出现在了姬云身旁。姬云接过一把,将稻穗伸入打谷机里,摊开使他接触打谷机转轮。稻穗和打谷机相互接触,发出了充实的嗡嗡声,脱离稻穗的稻谷颗粒在打谷机下方的方形木池里欢快的跳跃。须臾间,好费力的就将稻穗上的水稻脱得干干净净。

姬云短短的三分钟便将一大捆水稻变成稻草,而稻谷都收集在了后面的,打谷机外几乎没有多少益处,相比起以往的所有脱粒方式,丝毫不产生浪费。

一口气做完脱粒的工作,回头望一眼目瞪口呆的工匠们,姬云的自豪感豁然升起:“成了!”

然后对木工师傅和铁匠师傅们吩咐到:“把最详细的工序分出来,从今天晚上开始加吧把,生产的越多越好,容易坏的部件多做些,明天开始,生产一台就发一台的活,现在我们是在抢收,你们就是这场抢收的第一功臣。”

姬云得话说的让所有工具们都热血沸腾。作为工匠,他们将抢救这一场秋收。姬云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天,大家终于有了体会,最深刻的体会。

工匠们风风火火得散开去忙碌了,纪云坐在地上自豪的笑了。他拍拍衣服上粘连的稻粒,准备回家去。

一个年轻的工匠叫做了他:“君上,我们机械制组有一样东西能装在打谷机上,让他更好用。”

“什么东西?”姬云来了兴趣。

经过年轻的工匠大半天的解释,纪云终于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东西了。心中不由一喜:“真的已经做出轴承来了吗?快带我去看看。”